100人浏览 2024-11-24 10:50:49
绣球花卉盆栽技术
绣球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叶对生,卵形至卵状椭圆形,被星状毛。自然条件下 6 ~ 7月开花,花于枝顶集成聚伞花序,边缘具白色中性花。花初开带绿色,后转为白色,具清香。绣球原产于我国华中和西南地区。喜阴湿,怕旱又怕涝,不耐寒,喜水肥充足的栽培环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。绣球适应能力极强,是一种常见的庭院花卉,常用于庭院园林绿化工程中,有些中医药人员也将绣球用于入药。随着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花卉消费的日趋精致化,绣球也被用于切花、精品盆栽。
绣球花卉盆栽技术
栽培管理
绣球的生长适温为 18℃~ 28℃,冬季温度不低于 5℃。花芽分化 5℃~ 7℃条件下需 6 ~ 8 周,20℃温度可促进开花,见花后维持 16℃,能延长观花期。但高温使花朵快速褪色。绣球为短日照植物,每天黑暗处理 10 小时以上,约45 ~ 50 天可形成花芽。盆栽绣球常用15 ~ 25cm 花盆。盆栽植株在春季萌芽后注意充分浇水,保证叶片不凋萎。6 ~ 7 月花期,肥水要充足,每隔半月施肥 1 次。平时栽培要避开烈日照射,以 60% ~ 70% 遮阴最为理想。盛夏光照过强时适当遮阴可延长花期。花后摘除花茎,促使产生新枝。
绣球花卉盆栽技术
绣球栽培以疏松、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。但花色受土壤酸碱度影响,酸性土花呈蓝色,碱性土花为红色。为了加深蓝色,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铝。为保持粉红色,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。盆土要保持湿润,但浇水不宜过多,特别雨季要注意排水,防止受涝引起烂根。冬季室内盆栽以稍干燥为好。过于潮湿叶片易腐烂。每年春季换1 次盆。适当修剪,以保持株形优美。
绣球花卉盆栽技术
繁殖技术
绣球常采用扦插、分株、压条和嫁接繁殖,生产上以扦插为主,在设施条件下可随时进行扦插,但为使其在早春开花,可在 8 ~ 9 月进行批量扦插繁殖。扦插时选取幼龄母树上的健壮嫩枝作插穗,插穗长 15cm 左右,基部需带节,摘去下部叶片,并蘸以泥浆拌好的生根剂处理液。扦插适温为13℃~ 18℃,插后需遮阴,经常保持湿润,约 20 ~ 30 天发根,成活后第二年可移植。在生产上通常采用基质化育苗,基质一般选用泥炭∶珍珠岩 =5 ∶ 1 的比例,在 10cm 的营养钵中育苗。
家庭用可采用分株繁殖,分株繁殖适宜在早春萌芽前进行。将已生根的枝条与母株分离,直接盆栽,浇水不宜过多,在半阴处养护,待萌发新芽后再转入正常养护。压条繁殖可在芽萌动时进行,30 天后可生长,翌年春季与母株切断,带土移植,当年可开花。一般春季 3 ~ 4 月进行高压,6 ~ 7 月即可生根,当年可剪下分栽。嫁接繁殖可用琼花实生苗作砧木,春季切接,容易成活。分株和嫁接一般很少应用于规模化生产中。移栽宜在落叶后或萌芽前进行,注意避免伤害根系。主枝易萌发徒长枝,花后需适当修剪,以整树形。
绣球花卉盆栽技术
矮化处理
选择矮生的母本材料进行扦插繁殖种苗,并配合修剪。采用矮壮素喷施处理,使用浓度为 2000ppm,即 1kg 水应加 98%的矮壮素原粉约 2.04g。矮壮素喷施时间一般在换盆后 20 天进行,间隔 15 ~ 20 天再喷 1 次,连续 2 ~ 3次即可达到促进植株的节间缩短化和盆栽丰满度的目标。
催花处理
将营养生长达到要求的绣球盆栽,于冬季 10 月中旬放置在 5℃~ 7℃的无光照冷库中 45 天进行低温催化处理,期满后叶色会变黄或枯烂,再将其移植至温室大棚中养护,可于春节期间较为整齐的开花。
病虫害及防治
绣球主要病害有萎蔫病、白粉病和叶斑病,可用 65%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洒防治。虫害有蚜虫、红蜘蛛和盲蝽,可用 40% 氧化乐果乳油1500 倍液喷杀。
绣球花卉盆栽技术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富贵竹 琼ICP备2023010365号-46